少了。”
毕懋良闻言,不由一阵激动,他着实没想到,陪皇上来江南赚一圈便能晋升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甚至是京城的工部尚书。
要知道,这年头如果不参与党争,想晋升太难了,特别是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一级,那都是党争的焦点,不是东林或者齐楚浙党,你根本就别想上去。
问题,他是真不想参与党争,因为争来争去没有一点意义,大明朝不但不会因此强盛,还会因此衰亡。
这点他早就看透了,所以,他宁可当个侍郎,也不愿为了晋升去参与党争。
没想到,这机会突然之间就来了。
如果让他选,他自然想当京城工部尚书。
他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倒是可以举荐两个干吏,就是不知皇上想不想用。”
你举荐的朕当然用!
泰昌是看出来了,毕懋良跟东林和齐楚浙党完全不一样,此人就是那真心为国为民的贤臣。
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你说,朕还能不相信你吗?”
毕懋良不由激动的拱手道:“多谢皇上的宠信,微臣举荐的人其实也信毕,而且他们也是两兄弟,他们就是太仆寺少卿毕自严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这两人那也是难得的能臣干吏,更重要的,他们也不想参与党争,他们都只想为大明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毕自严和毕自肃?
这么巧!
这年头兄弟同登科的真不常见,因为科举实在是太难了,数百万学子,三年就取进士三百名左右,简直就是万里挑一,一家能出个进士就了不得了,同时出两个,还是兄弟,这概率,十年能出一对就算是不错了。
不过,这会儿就这么巧,偏偏就出了两对兄弟同登科的进士,而且还都姓毕,毕懋良和毕懋康是徽州双毕,毕自严和毕自肃是济南双毕,而且,这两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