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一大批官员进入了需要重修补考的行列,翰林院担当起为补考官员讲学的重任。
补考的官员里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科举出身,而是家族荫官,也就是通过上代功勋获得的官职,这群人的考试技能可想而知。
倒不是说荫任的官员里就没一个饱读诗书的,只不过,倘若一个人有过硬的真才实学,根本用不着家族荫官,他自己就能做官,譬如曾经的少年祭酒,又譬如眼下的庄编修。
知道自己能荫官还刻苦勤勉去读书的毕竟是少数。
荫官制弊端明显,只是由来已久,先帝在位期间曾尝试将其废除,结果遭到了文武百官的联名反对,但先帝也是倔的,一直到死都不松口,弄得君臣关系很僵,他的旧部一边效忠他,却也一边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庄太后垂帘听政后,恢复了荫官制,给了文武百官一个台阶下,但同时,她也提了一个条件——增设六部考核。
每三年考核一次,考不过就补考,补考两次不过的就降职,降职两次收回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被记过的人不论抽签抽到他与否都必须参加下一轮的考核。
这个制度的玄妙之处就在于它含了不少缓冲期,考不过还能补考,补考再不过也还能三年后再考,并不是一下子就没了官职。
加上庄太后说:“虎父无犬子,众卿一个个智勇双全,实乃我昭国栋梁,莫非生出来的孩子全是脓包不成?”
高帽子加激将法,将朝廷大臣们噎得不要不要的。
六部考核制就这么被接纳了。
这个制度虽未并未彻底解决荫官制,却将其所带来的弊端降到了最低。
今日安排去贡院讲学的翰林官是萧六郎,由贡院那边安排马车接送。
马车还没到,萧六郎拎着水壶去后院打水。
宁致远恰巧去墨池洗笔,见到他,笑着与他打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