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夫人靠在榻上,听着宋婉慧提了窈心堂:“窈窈提了这事,我一寻摸,咱们家每年冬天,都要办好些粥棚,舍不少府里破旧的衣物,用具,舍给谁不是舍,舍了窈心堂,才能真正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宋老夫人听得眉开眼笑:“窈窈这丫头,这眼界就不是一般人可比,虞老夫人吃斋念佛了几十年,还真给家里招了一个活菩萨,这有善心,又有德行,到底是哪一辈儿积来的福气,这是好事啊,你便回了窈窈,咱家的所有产业,今后需要零工了,都到窈心堂去雇,另外窈心堂不是也接受捐赠吗?以后咱们家捐出去的东西,就都送到窈心堂去。”
镇国侯夫人也是笑容满面:“改明儿,我给京里几个善心的夫人们去个信,想来这样的好事,她们也是乐于参与。”
而同样一幕,也发生在齐府,唐府。
又经由齐府、唐府,传到了李府、张府、杜府……
窈心堂总算是步入正轨了,虞幼窈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日。
家里头几天,就派人去了庄子上,要接虞兼葭回家。
可虞兼葭染了风寒,身体刚好了一些,不宜奔波受冻,索性小年日,祭灶什么的,都是男人们的事,便也没折腾她,让她在庄子上养几天再回来。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因虞宗正不在家中,虞老夫人准备了灶糖、果物,酒水,灯烛等,安排周令怀祭了灶王爷。
之后,柳嬷嬷指挥下人们,将家里上上下下都洒扫了一遍。
整个府里都焕然一新。
虞幼窈进了厨房,将灶糖做成了花样,有裹了花生粒的花生糖,还有裹了芝麻的,芝麻糖,还有裹了瓜子仁的,瓜子糖……
足有七八种之多。
灶糖虽然粘牙,可味道香甜,是任何糖也无法比拟的风味,虞幼窈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