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注定绝对不会是一支防御型的部队,会一次又一次被拿来当尖刀使用。
他们也是原国有别于临时征召成军的部队,将作为第二支常备军团而存在,战兵编制为三千人。
原国的人口总规模已经快要逼近一千万,养七千常备战兵的虎贲军和三千常备战兵的羽林军,合起来也就一万常备兵而已,不过份吧?
当然了,原国已经有边军体系,国家要负责边军的一应装备以及粮秣等后勤,不是光养虎贲军和羽林军,再加上各处边军约有三万左右的总规模。
第一支边军的驻点在句注山和夏屋山,一开始也就两千多人,主要用于防备来自赵氏代国或楼烦的突然入侵。
随后在“蒲”地、穷鱼之丘和泾水一线又增加边军数量。
“蒲”地的边军不是防备性质,他们的主要责任是持续打击白翟。
泾水一线的边军不用说了,肯定是针对秦国而设立,未尝没有制衡中行氏的作用。随着秦国崩溃,泾水一线的边军会移动前往跟义渠的边境。
穷鱼之丘在“鲜虞”的东北方向,这里除了是跟燕国的边境之外,还是赵氏代国南侵的路径之一。当地驻军除了驻防,另一个任务是将燕地的山川地理摸清楚。
这一次,智开统率两个军团北征,穷鱼之丘的边军将作为向导部队的作用。
智开事先移动到一种将校的区域,心里十分清楚父亲到底给自己组建了何等豪华的班底阵容。
要是换作其它时代的王朝,估计智开心里会打鼓,并且对父亲的感激无以复加。
毕竟,好些王室无亲情,乃至于比普通人家在看待亲情上更为冷血,不压制乃至于打击太子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拿出七万五千名战兵归之全权指挥,再给一套豪华的指挥班底。
因为还没有进入到“天家无亲情”的时代,智开有感受到亲情,只是将父亲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