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安然返回楚国。
在舆论一阵动荡的情况下,原军在“宛”与那一支为数八万的楚、郑联军爆发大战。
双方先是进行了四天的野战,原军先期充当主力的是智徐吾所部,后来程朔率军抵达,内外夹击之下重创楚、郑联军。最终楚、郑联军还是有五万多人躲进了“宛”城之内,一时间将一座不大的城邑堆了个拥挤不堪。
一战结束,智徐吾率领本部继续南下,却不知道是会从楚国“方城”进军,还是从陈地绕路进入楚国腹地。
程朔则是遵行智瑶的命令,带着三万左右的援军驻扎在“宛”城旁边,一副要堵着楚、郑联军不给继续北上的架势。
半个月过去之后。
智瑶的重心放在窥探“新郑”城内的情况。
“两国高层果然事先通气,很努力在安抚军心士气。看来上一次斗怀过来旧事重提,果然是计谋之一?”智瑶莫名有点小欣慰,敌人可算行使军事手段之外的谋略了,只是稍显幼稚。
近期,斗怀又出使了两次,第一次显得气急败坏,怪罪原国这边走漏风声,置楚君中于险地;第二次则是希望智瑶能够立刻与楚军里应外合,开始攻打“新郑”这座坚城。
智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能够大略知道“新郑”城内的情况,不是得知高层的商议内容,只是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对基层影响较大的事情。
基层的楚军和郑军是互相猜忌,两国的高层很快发力想破除谣言。
问题是原国这边既然能够对“新郑”城内发布谣言,怎么可能让两国高层随随便便就破除谣言呢?
斗怀想要诱使原军立刻攻城,不用说又是两国高层经过严谨商讨得出的方案。
一定是“宛”那边的战况传进“新郑”城内,两国高层想让“新郑”这边进入到城池攻防战阶段,吸引原军针对“新郑”投入更多的兵力,助力“宛”那边的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