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强击弱并且有罗贯中和施耐庵这对师徒,还让张士诚依旧败得极惨?
要是听了那话,估计施耐庵和罗贯中顶着军师的名头,再很无辜地说一句:“我就是个写小说的。只是一名文艺工作者,着实做不到挽大厦于将倾。”
看了一部分小说对师徒有万般期待的张士诚:“……”
不出现大状况一点不想插手的智瑶觉得今天过得挺快。
一整个白天打打停停的交战下来,算不得是什么高烈度作战,双方的伤亡其实也不是太多。
“觉得今日如何?”智瑶特地喊来智开,进行一些问答。
智开如实说道:“着实与孩儿想象有别。”
什么想象?
没有实际参与战争的人,他们会对战争有很多想象,什么热血啊,荣耀之类,独独缺少了残酷与枯燥。
以智开的身份,估计对残酷的感受不会太多?
在今天,亲自统率一个“师”的智开不是频繁挪动地方,停下来便是待在一个地方长久不动弹,应该能体会到那种令人煎熬的枯燥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智瑶说的是孙武兵书的其中一句,他自己的著作里面也有相似的警世之言。
一次出战也不知道消磨了智开的心志,还是变得更加成熟的一些,极可能也是疲惫,着实没有了以往多余的活跃,听了认真点头表示理解。
智瑶又过问了智开上了战场的一些感受,一一给予了回答或进行教导,才说道:“此战或将旷日持久?如若你可独挡一面,为父并非不可使你统兵独当一面。”
一旦战争会打得比较久,必定会从当前的主力汇聚的战场,慢慢延伸向周边,再在大范围开创出多个局部战场。这点跟其它战争有区别,一般是先多个局部战场进行较量,最终出现一个主力针锋相对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