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需要回撤更多的兵力针对补给线进行保护。
他俩不在阵前,担任指挥作战的是谁?
今天原军由智徐吾指挥,副手分别是智开、程武、智英、智林、豫让、籍秦。
同时也是在今天,智开终于如愿以偿,能够亲身投入到与敌的争锋之中,也许还有机会率军冲阵。
从智瑶的安排能看出一点,分明就是一种以老带新的方式。
原国虽然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不少中高层的年龄却是大了一些,针对新一辈的培养要趁早,免得老人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弄出了青黄不接的状况。
本来智氏的情况会更好一些,比如有着不少孔子门徒。
奈何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仅有三成左右的孔子门徒选择留在原国,其余都收拾细软离开了。
离开的人之中包括子路、子贡、子游、子夏,他们不是回到故乡继续做学问,便是选择投效其他诸侯。
仅是子路和子贡的离开就显得比较可惜,要不然智瑶还是很希望子路继续在军队发光发热,子贡能够在内政上有所发挥,哪怕是子游或子夏也能为原国的艺术做到贡献。
很早之前,晋国就开始走军果主义路线,一切奔着为军事做贡献的出发点,哪可能会有什么文化氛围呢?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文化荒漠不是秦国,其实是晋国。
只是说起来,晋国从来没有压制商业发展来着。这一点有别于秦国。
非常值得智瑶欣慰的是宰予留了下来。
不受到孔子待见的宰予,着实不是什么众门徒之耻,纯粹是以前的鲁国和孔子没有给宰予发挥才能的舞台罢了。
极其能言善道的宰予在原国受到重用,不止活跃在各个邦交的舞台,并且还担负起了原国思想建设的重任。
智瑶想要改朝换代,仅仅是凭借武力强横造就的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