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442章:提前进入南北朝?

第442章:提前进入南北朝?(3 / 7)

伯鲁来到‘濮阳’西边三十里之外。

这里地势平坦,距离大河约有十来里路,距离坐落西边“楚丘”也是三十来里,南边则有一座叫“鉏”的城邑。

那么一来,等于说原国的都城将会被“濮阳”、“楚丘”和“鉏”从三个方向包起来,它们也是原国都城的外围屏障。

其实,“濮阳”、“楚丘”和“鉏”除了作为屏障之外,它们也会是据点,城池周边完全可以将原本就有的农业基础进行扩张。

城邑的作用就是那么回事,联络各村落的同时,以城邑为中心再链接村落,形成安全有保障的区域,再开展相关的农业生产。

赵伯鲁看上去没有感到什么意外,说道:“智氏筑城多也。仅‘邺’便是雄城。”

一开始,智瑶有点要拿“邺”当都城的意思,后来发现地理位置有点不对,再来又发现可以利用交通的便利当作一座工业城池。

事后证明智瑶的眼光绝对正确,以“邺”为工业城池,再利用“邯郸”周边的产粮,既有交通上的便利性,又能够保证粮食供应。

事实就是那么一个回事,当作工业城池的“邺”城,围绕它进行服务的人仅是含城池以及周边就将近十万人,太行山那边起码六七万人,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不是在开玩笑吗?

工业化的城池距离产粮区足够近,光是运输就能够节省多少成本?至于产生的工业污染什么的,别看“邺”城的规模很大,造成的工业污染估计还没有现代一家造纸厂或石材切割厂大多少。

不开玩笑,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的话,一家造纸厂或是石材切割厂,一条河就能被祸害完蛋,或是周边会变成寸草不生的白茫茫一片。

智瑶带赵伯鲁走上一圈,心情得到放松,还能尽情地吹牛逼,疲劳一下子纾解了很多。

翌日。

智瑶先后接见了楚国、越国、宋国、郑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