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瑶的心里,其实已经将狐氏当成了智氏的一部分,并且着实也分别跟狐解和狐尤谈过,狐氏两父子对成为智氏的附庸持认可的态度。
狐氏为什么愿意?看看魏氏和韩氏对智氏的态度就知道了。
现在,估计也就智瑶觉得自家很弱。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见证过宏伟,才更容易觉得自己渺小。
智瑶那么觉得的主要原因是,家族人口才两百五十万左右,势力范围大概就是后世的山西东部、河北南部和东部、山东的西部和北部,以现代眼光来看真的很弱小啊!
现实是什么?这等规模的智氏,其实也就比楚国略略小了一些,比其余列国又显得地广人多。
当然了,还是那种情况,智瑶的思维中,智氏要做好单挑已知世界所有国家的准备。这种情况之下,智氏肯定不够强大。
思维是那么一回事,智瑶才不会忘记邦交的重要性,今天搞这一出已经显示出苗头。
比如说,智氏无法独吞晋国的话,还是愿意跟魏氏和韩氏瓜分晋国的。
当然了,事情是那么回事,能够独吞晋国的话,智瑶没有跟人分食的习惯。
看就看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智氏的实力能上升到哪种程度,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关的选择。
以智瑶自己的估测,再过上五年的时间,智氏的人口怎么都要达到两百七八十万。
那是现在“成人”的特殊情况,并不是出生就算人口的一部分,需要年龄达到十三岁。也就是说,十三岁以下的孩子不被计算在人口的一部分,多出的三十万人口就是年龄达标的那些。
并且有五年的时间,足够将前一阶段兼并了的卫地和齐地的那些人融合进来。
十年之后,不算用战争手段兼并进来的人口,智氏的总人口数量一定能够突破三百万,乃至于有可能达到三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