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参数足足有二十多组。
也就是说,游戏世界的高博士那里有二十多个捕捉粒子仪器的方案,并且都是成功的,参数都是完美的。
这些参数如果公布出去,那全世界都会沸腾,粒子捕捉阶段的技术基本可以完善了。
而且,这些参数甚至可以当做定量,直接写入粒子技术科研书籍的,就像是那些数学公式。
刘同听到秦霖的话却是满脸惊讶的道:“小秦院士,你有完美的粒子捕捉参数吗?”
秦霖也没有多说话,直接写了一组参数递给了刘同:“暂时没有,你们可以按照这个参数调试仪器,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行。”
他倒是没有确定的表示能行,而是让刘同他们尝试。
毕竟这现实和游戏的粒子说不定会有所不同,也不能说的太满了。
自然,让也被会马上把完整的参数先拿出来,那太妖孽了。
不然你粒子仪器第一天到,第二天就拿出完成的参数,这种感觉直观的比较就是你今天才从零开始研究原子弹,第二天你就把原子弹搞出来投放,并且爆炸了。
这就太过震撼了的。
刘同已经拿着秦霖给的那一组参数开始操作了起来。
这一组参数和他们以往研究的参数明显是不同的,可以说是一个分叉口方向的诧异。
他将这个参数在粒子捕捉仪器上填写好了之后,便让人开始启动了粒子捕捉一起。
片刻,粒子捕捉仪器便启动,开始在四周空气中寻找地球内存在的粒子。
当粒子捕捉到的时候,仪器上的粒子能量槽将会被启动。
可惜,这种粒子研究上,能量槽亮过次数寥寥可数,而且,都是在运气极佳的时候。
如果能让这能量槽时常亮着,那应该就可以进行粒子射线的武器研究了。
刘同认真的看着粒子捕捉仪器的状况,生怕错过哪个细节,而且,也看着仪器的捕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