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看向武植。
“父皇!”不远处赵枢赶紧站出:“武相连连战功,多有劳累,现在又要负责修建铁路,官道,制造火车等事务,不如让武相好生休息,儿臣愿带兵前往,帮助大理平乱!”
其实现在大理还没有打起来,但他们完全可以借助这样的名义去消灭高氏一族,重新换权。
旁边赵构听到这里,眉头一皱,本来赵构是想要出征的,想到武植在此,万一武植想要出征,自己抢夺了武相的风头,岂不是得罪了?
这赵枢抢先一步要出征,他还不如站出来争夺一番。
这件事情如果成功,也是一项政绩。
对于他将来争夺太子之位也是一种资本,可以让父皇对自己刮目相看。
赵枢本来就是大皇子,有继承太子位置的资格,可谓是不二之选,如今要是在建立军功,那可了不得。
太子之位就稳妥了,到时候没他什么事。
赵构有些着急,也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也愿意领兵前往大理平乱!”
嗯?
赵枢撇头看了一眼,这赵构也想要和他争夺?
赵枢亲王头衔因为上次的事情被废掉,但他作为皇子依然可以议政参政,此刻正是他表现的机会。
在赵枢看来,平定大理内乱不是什么难事。那武相带兵出去,连辽国金国这等大国都能轻而易举的消灭,他就不相信自己带兵过去,还平不了一个大理。
何况还只是平定里面的内乱,毫不夸张的说,他赵枢即便是平了大理都有信心,一个内乱算什么?
立功机会在眼前,自己不争取就不会有机会。
赵枢:“父皇,还是让儿臣去吧!而且上次儿臣犯错,儿臣愿意将功补过,还请父皇成全!”
宋徽宗一看赵枢跪在地上可怜巴巴的祈求这次机会,又看了看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