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中写出关于变革的思想,写的不对,立刻就变成了陷阱,只有以奇制胜才能越众而出。
武植想了想,便开始提笔了。
如何亲民,就需要从如何管理天下做文章了,不然何以亲民?
就要写出变革,以施天下,还不能是硬扯的那种。
管理天下,作为君王希望自己独权,作为臣子希望权在手。
而宋人是比较反对君王专权的,让曾布看的文章,自然是写宰相是天下读书人科举而出,代表公道,君王虽然无上尊贵,去也不能兼宰相权。
宋人认为,君王当垂拱,以权赋宰相,以监测之,就是要放权给宰相,共同治理天下。不可独立专行!
但对于宋徽宗而言,你写这样的文章,他看了之后肯定不喜。
这家伙喜好面子,身为君王自然是一力独断,宋徽宗不悦,虽不会杀了你,但进士怕是得不到了。
所以如何写的让曾布觉得好,又让皇帝不敏感。
就要看功底了,不能写的太直白。
对于曾布,武植依然是变革之意打动,引起共鸣,和上次立意一样,但不能一成不变。
对于宋徽宗,武植自然是要用瘦金体来将其打动了。
其实,对于拿到第一名状元,武植也不敢说自己绝对就行,但该怎么答题,还是要思虑再三的。
现在瘦金体武植已经掌握的很好,宋徽宗喜欢字体,绝对能让他耳目一新。
这家伙是昏君,但是艺术造诣高,喜好艺术才人。
他的字画和书法是一流的。
武植下笔写了很多,很快考卷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不过时间还有很长,武植要多读,进行审阅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事异则备变,穷则变,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