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清理了自西州总督府以下的各级衙门。
随着玉京战败,景真明也不得不跟随秦权殊撤回帝京,于是西庭都护府方面群龙无首,被张无道直接拿下,底层官吏和黑衣人被强行改编为戍边道士,中上层则被暂时囚禁。作为西州总督的秦无病见势不妙,早早逃走,仅以身免。
西庭都护府上下倒是没有太过抗拒,毕竟过去二百年,道门和朝廷不那么分彼此,人员流动也算频繁,给谁干不是干?
尤其是在西域战事、达尊冲突中,双方配合作战,许多人都是有着过命交情的袍泽兄弟,并不愿意刀兵相向。
而且道门实行去儒门化,十分警惕忠君思想,黑衣人们也没有太多的道德负担。
事实上,道门并没有在这一点上过多双标。在六代大掌教、七代大掌教时期,三师也是极力淡化忠于大掌教的概念,如果效忠大掌教,还怎么架空大掌教?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掌教之位空悬——既然没有大掌教,又向谁效忠呢?
直到三师爆发内乱,这一套才玩不下去了。
让大家不要效忠大掌教,结果你们自己反了,怎么能有说服力呢?
也是物极必反,终于到了反弹的时候,齐玄素这才能顺势提出忠于大掌教、忠于金阙、忠于道门。这是三个概念,并没有朕即国家的意思。
不过也有人说了,效忠道门,首先效忠大掌教。
各有各的理解。
正因如此,西庭都护府没有爆发激烈反弹——外敌打进来,拼干净了,那没得说。如今自己人打自己人,打谁?
死于外敌入侵,后代子孙还能骄傲地挺起胸膛。
死在内战之中,要是赢了,那也还好,万一输了,这算怎么回事?
于是西庭都护府和西州各级衙门,几乎成建制倒戈,摇身一变成了西域道府之人,该做道士做道士,该做灵官做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