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忘情不是无情,所谓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言不语,众生听令,身不动,天地俯首。太上忘情,自是开辟造化之情。”张月鹿毕竟博闻广识,徐徐解释道,“此法如‘太阴十三剑’一般,属于大成之法中的旁门左道之法,有利有弊。”
“‘太上忘情经’的根本主旨在于修心,起初修炼不深的时候,只是感情淡薄许多,却有静心凝神之妙用,等闲媚术、幻术、乱神之术都不能奏效,还是利大于弊。”
“待到修炼渐深,更多弊端就会渐渐显现,变成弊大于利。正如你所说,修炼此法逐渐开始绝情灭性,修炼到高深处,休说是烟火气,就是人气也没有半点,冷清似一块石头。而此法在修至大成之前,并非真正忘情,而是压制性情,一旦动情破功,立遭反噬,轻则性情大变,神智错乱,重则走火入魔,身死当场。”
齐玄素咋舌道:“一个心魔自生,一个绝情灭性,这些旁门左道之法怎么都如此凶险?”
张月鹿继续说道:“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太阴十三剑’的厉害你已经见识过了,你我若不能境界压制,不靠外物,同境相争,谁也不敢说稳胜谢槿。至于‘太上忘情经’,人有七情,按儒门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佛门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而道门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无论是哪种说法,‘太上忘情经’就是要将这七情统统忘却,没了恐、惊、怒、哀、悲等情绪,任凭何等险境,都不能动摇心神,更不会有丝毫迟疑,应变之快,应变之准,只怕你这个身经百战之人都略有不及,一身本事可以发挥出十二成。”
“都说人算不如天算,‘太上忘情经’的玄妙之处也在于此,以忘情使人心近乎天心,人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