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和贾琏想的差不多。
这次和亲,事关朝廷大局。虽然皇帝钦点贾琏为正使,但是朝廷诸公还是担心贾琏太年轻,打打杀杀或许还行,外交理事嘛,只怕差强人意。
如此考虑之下,自然要配个经验丰富的官员为副手,来负责具体的章程。
可是谁都知道,瓦剌王庭离京城好几千里,又是炎炎夏日,谁愿意接这个苦差事?既然大佬们都不乐意去,那就只能从中层中选了!
作为出使瓦剌的使臣,本身品阶自然不能太低。而且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怎么才能让合适的人选,心甘情愿的揽下这宗差事呢?
升官!
升好几级!
只要差事办好了,回来之后,位置也就稳了。
当然,若是差事办的不好,那可就不好意思了。
不但到手的官阶保不住,说不准还会倒贴……
想明白这个道理的贾琏,倒是觉得,他应该笼络笼络这个项贺。
不管怎么说,此行必定耗日持久,能够有个人帮自己分摊事务,那他的压力,必能小很多。
因此扎营之后,便想要去找项贺“谈谈心”,不料负责戒备的官兵来回,说是来了一个老尼姑,受人之托,给他送一件东西。
听到什么尼姑,贾琏第一时间就想到妙玉。
询问了一下,果然是来自牟尼院,贾琏便让人将东西带进来。
虽然妙玉并没有署名,但是贾琏自然认得她的笔迹。
看着妙玉不错的丹青造诣,再读一读小姑娘写的含蓄隐晦的情诗,贾琏顿感心情愉悦,连酷热造成的烦闷都消散了不少。
中止了去找项贺的心思,贾琏独坐案前,想着该怎么回个信才好。
他自然可以不回。
但是他想着,妙玉明知道他重任在身,还不管不顾的派人给他送了幅画来。
显然,应该不是纯粹的无聊。
据贾琏多年的经验推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