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但笔记内容已经完整证明出今年意大利蕾西教授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全新成果。
证明‘5+5’非常难,而完整证明现有的‘5+7’,‘4+9’等成果,很难。
整个证明过程,让余华受益匪浅,而笔记内容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部分,除了今年蕾西教授的最新成果之外,还有曾经的‘6+6’,‘7+7’等推进成果的完整证明。
其中,解析数论的筛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关于著名的华林问题,余华只看到了问题内容和一些基础性质的推演,并没能看到历史上著名的华氏定理和华氏不等式。
不过,这很正常,一是华氏定理发表于1940年,现在1937,还有两年多时间,二是如此重要的数学成果,即便有,也不会放在这上面。
这可是一名数学家呕心沥血的数学成果,重要性极高。
对于这点,余华表示能够理解,也没有什么小心思。
能够维持天才人设的科学成果很多,余华不需要对华氏定理起心思,况且,他也做不出窃取师父成果的事情来。
有些科学成果,随便拿。
有些科学成果,不可以拿。
‘有些’取决于国籍、身份、对国家的贡献、成果重要性、心情等等诸多因素。
“有些基本概念了,原来研究素数这么有趣,怪不得那么多数学家对素数的追求从不停歇……”待在主卧的余华,细细研读完整本数论导引概论,对于解析数论和各个数论问题有了全面且系统性的认知,知识水平再度提升,闭上双眼,用心回味且感悟一个个数学公式和方法蕴含的信息熵。
理解,消化。
似如吃饭一般。
自从清华保送生入学考试面试结束之后,余华一邊搞餘氏七塔,一边学习数论导引概論,只不过,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难度极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