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刻机的那些事儿

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刻机的那些事儿(5 / 9)

长光所就是王大珩院士一手建立的。

这个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当时王大珩院士受命筹建华夏科学院仪器馆,筹建仪器馆的第一笔“经费”是1400万斤小米——拨款用小米,工资也是小米。

接着在八年前的年12月。

华夏第一炉光学玻璃横空出世,彻底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光学玻璃的“寒冬”,也为新华夏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多年后华夏科学院仪器馆经过数次合并与重组,正式改命为长光所。

在徐云穿越来的那个时代。

长光所有70%的研究人员算是王大珩院士的徒子徒孙,即便是所有两弹一星功勋之中,也没多少大佬能在【传承】这块与王大珩院士相比。

与此同时。

后世那个时代的科研因为或主动或被动的原因,已经与政治或者说国际局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光所就是后世支撑国家的一道脊梁!

对了。

既然提到长光所,这里就顺带辟谣也不是说辟谣吧,应该说修正一件传闻:

在徐云穿越那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种言论:

说是国内因为被限制了小型光刻机所以搞了个大型辐射光源加速器,也就是所谓的光刻厂,从而在精度上完成了超车。

这个消息配合华为mate60麒麟9000s芯片的问世,很快掀起了一股舆论风潮。

但实际上呢,这个消息存在着一些失真——至少以上二者其实是没多少关联的。

首先提提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这个概念这本书的读者应该不陌生,首次登场于2022年3月28日发布的178章,4685超子就是这玩意儿撞出来的。(叠个甲先)

徐云当年还在科大的同辐实验室当过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