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原子弹定型!(下)

第六百四十四章 原子弹定型!(下)(3 / 9)

一些错漏的地方。

不过好在现场的这些‘评审’各个能力超群,基本上在某个环节出现错误后十秒钟内,便会有五六双手同时举了起来。

因此这些错漏虽然偶尔存在,但都很快便被拔除了个干净。

三个小时后。

在时间来到晚上十点半之际。

哗——

陆光达用最后半截粉笔头在黑板上画了个圈,同时看下了台下:

“好了,同志们,这就是我们最后构建出来的znd模型了。”

“其中热中子吸收截面σa=σf+σγ,有效增殖系数为ηfeppnl,常数源是......”

陆光达很快报出了七八个关键参数,迅速构建出了一个纸面的znd模型。

这个znd模型除了之前的数学计算之外,理论逻辑其实也很简单:

陆光达他们先计算出了一个常数源方程,当k>1时这个方程没有稳定解,当k=1时上述方程方程稳态解不唯一。

但k<1时,方程存在见渐近解。

同时在当初陆光达他们计算中子运输方程的时候,理论组曾经得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中子的链式裂变反应装置对吸收截面0.5%的变化响应是非常剧烈的。

在这个基础上。

陆光达他们根据先驱核平衡浓度反推出了一个平衡方程,表达式为dc0dt=0=βνnfσfvn0λc0。

若截面在t=0时刻发生0.5%的变化,那么在t=0.1s时,瞬发中子的增殖为1000。

在每一个增殖间隔l内,裂变产物在衰变时释放λlc个缓发中子,缓发中子源在接下来的第一个增殖间隔内产生kλlc,第二个间隔内产生2λlc缓发中子。

以此类推。

如果产生1000代瞬发中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