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杨贺举起手后顿了顿,抛出了一个猜测:
“赵主任,有没有可能是高温情况下某些粒子的极化状态?比如说缪子?”
这一次。
现场众人的反应就明显迟疑许多了。
缪子,也就是所谓的μ子,又称作渺子。
缪子是1936年发现的第二代轻子,高达中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原型就是这玩意儿。
开过高达的同学都知道。
缪子在某些情景下会出现自旋轴垂直于外磁场并且平行于运动方向的情况,这种自旋轴高度同向的缪子就是极化缪子。
极化缪子有个特性就是在大跨度的温度下出现一些失控状态,出现类似湮灭的集成轨迹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器内的电压梯度相差很大,导致热能分散同样不均匀,个别地方甚至隔个几厘米就会差好几十度。
不过很快,赵忠尧便也否定了这个猜测,只见他指了指王淦昌的那份报告:
“不太可能是极化状态——杨贺同志你看这里,14.626,磁性耦合参数不太对。”
“缪子主要由π介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变产生,理论的磁场波动频率耦合值应该在3以下,可这里都超过14了。”
“另外根据我几年前推导出的一个结果来看......缪子就算会出现极化现象,它也只可能产生于靶和第一级偏转磁铁之间,绝不可能出现在末态。”
听闻此言。
一旁的徐云也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诧异之色。
不愧是赵忠尧啊.....
这次徐云并不准备插手这些大佬的讨论,毕竟他也想看看兔子们的理论学家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到底能把理论推进到哪一步。
当然了。
这不是对于这些大佬的试探或者考验——在这些先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