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渠的手掌轻轻拿起桌上刻着221厂字样的茶杯,放在面前端详了一会儿:
“我先是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野生雄性不育株,杂交水稻突然变得有希望了。”
“接着在221基地,我又知道了咱们居然在搞原子弹!”
“可惜啊可惜....我现在是既看不到杂交水稻诞生,又听不到原子弹爆炸的声音喽......”
说这番话的时候。
此前无比澹定的杨开渠,语气少见的有些沮丧。
作为一名亲历过抗战的农业学家,杨开渠很清楚一件事:
一个国家要成为大国,粮食和武器是两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有粮食没武力,那么你就只能沦为肉鸡和仓库,别人想拿你多少资源就拿你多少资源。
有武力没粮食,那么就会缺乏民心和凝聚力,所谓的武力最后也会落入他人之手。
杨开渠这一辈子都在为粮食育种而奋斗,即便让他自己评价自己的一生,他也敢用坦荡无愧来形容自己。
哪怕是五月份初步确诊肺癌晚期,他也依旧可以坦然的面对死神。
但杨开渠没想到的是。
命运在自己的人生终末,给他开了个这么离谱的玩笑。
野生雄性不育株的发现让杂交水稻从一个幻想的状态降临到了现实,他的面前出现了国家摆脱饥饿的曙光。
等到了221基地,他又接触到了华夏如今的最高机密,代号596项目的核武器研制计划。
如果说国家是一个人。
那么杂交水稻,无疑是一双可以让人尽情狂奔的安踏。
原子弹呢,则是人体的嵴梁。
这两个东西无一不是杨开渠一生都在渴求的目标,他甚至在来到基地之前,就已经写好的遗书里写下了诸如、之类的话。
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