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零七章 控制癌症恶化的可能

第六百零七章 控制癌症恶化的可能(3 / 9)

业的,对于水稻这种作物可能不太了解。”

“水稻是一种对环境极为挑剔的植物,尤其是秧苗更不易存活,根据我们的经验,它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为12c,最适温度为32c左右。”

“如果温度低于12c,则轻则根和芽停止生长,重则整株死亡。“

“除此之外,水稻繁育下一代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在开花、授粉等流程中的最适温度为25~30c,低于这个温度,则可能出现大量空秕粒,造成大量减产。”

“除了温度之外,水稻对于日照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纵观华夏版图,琼海的三亚、乐东等地方,应该是最适合做水稻试验田的区域。”

听到杨开渠的这番话,徐云的眼中顿时露出了一丝钦佩之色。

这年头国内的杂交水稻研究还处于很初始的阶段,大多数人认为的水稻最佳种植地应该在江南或者长江流域一带。

琼海那边农场有倒是有,但主要培育的是玉米种子和高粱,也就是后来南繁农场的雏形。

但实际上。

最适合做水稻杂交的地方其实正是琼海,原因便是杨开渠所说的温度和日照——其中日照是个隐藏的大坑。

在原本历史中。

袁国粮发现野生不育株之前没人能够从技术上进行杂交水稻育种,因此很多人认为杂交水稻的日照和大多数原生水稻是差不多的。

但直到杂交水稻项目开始后大家才发现,杂交水稻的二到五代本对于日照的要求极其精细。

最终找遍整个华夏,只有琼海才是最合适的地点,于是袁国粮便将团队搬到了琼海南江农场。

上头这句话看起来轻飘飘的,但袁国粮团队却为此付出了四年时间的昂贵代价。

因此杨开渠此时能够一语见地,足以表明他的能力与经验。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