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由于可口可乐属于海对面的产品,和毛熊的画风有些相悖。
于是呢。
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便特意定制了五十箱无色款可乐装在瓶子里,这样就可以在公共场合咕噜咕噜了。
管得这么严,可口可乐在苏联的运作自然是浅尝辄止。
不过两年前,转机出现了。
当时毛熊为了缓和与海对面的关系,主动提出各自在对方地盘上办一次自家产品的博览会。
海对面对此欣然同意。
而在毛熊境内举行的交流会上,诞生了很多的名场面。
例如后世津津乐道的“厨房辩论”,这也是是少有的双方友好地交流各自理念的场合。
又例如.....
在交流会期间,百事给毛熊那位喜欢玉米的大老奉上了自家产品。
当时那位大老给了百事可乐一个相当高度的评价,从那以后,可乐便成为了毛熊国内最畅销的饮料之一。
当时毛熊和百事交易的方式是以物易物,也就是1升百事换1升首都伏特加。
等到了八十年代。
百事一年在毛熊的可乐产值就高达十亿美刀——这可是八十年代的十亿美刀!
当然了。
如果只到这一步,整件事倒还算不上荒谬。
不过别急。
真正离谱的情节很快就发生了:
后来毛熊对可乐的需求比海对面对伏特加的需求更高,于是开始以花样繁多的形式向百事支付货款。
其中最着名的一次交易,可以猜猜筹码是什么?
答桉是......
17艘613型潜艇、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
如果按舰队规模来看。
百事是现代历史上最强大的私人海军,在当时各国中可以排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