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索的哈依了一声,飞快的输起了指令。
片刻过后。
一个由42条束流线组成的1/4波长超导原型腔飞速开启,一束铅原子核以极快的速度瞬间飞出。
并且在多弯消色差透镜的增持下。
短短十万分之一秒内,它们便再次获得了一次加速。
十万分之七秒后。
它们飞速的穿过了一个强度为2.6t的大间隙高场强超导扭摆器,开始了小角度的散射。
很多90或者00后在童年时期,应该都玩过一种长度大概二十多厘米、跟绳子差不多细、可以拿来甩着转圈的廉价烟花。
此时此刻。
这些散射的铅离子便如同被挥舞着的烟花焰心一般,在牛掰器的作用下开始了飞溅...或者说散射。
而当两束‘烟花’同时开始转动的时候,一个小概率事件便发生了:
有些火花会碰撞在一起。
这些碰撞的‘火花’在撞击后存留下了对应的灰尽残余,这些残余迅速被检测设备记录了下来。
早先提及过。
电子的轨迹无法通过预先计算出来,只能通过一个云室来进行分析,属于一种概率模型。
中科院给出....或者说徐云计算出来的这条轨道,也是一条概率数值。
只是概率相当的高罢了。
因此很快。
在按照对应的概率轨迹索引后,梶田隆章等人的面前便出现了一副能级图。
梶田隆章的目光在图表上停顿了几秒钟,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作为曾经获得过诺奖的顶尖大老,梶田隆章只用数秒钟便做出了一个判断:
“观测量级134mev,比中科院给出的数值低点,但依旧是电中性介子的性质.....”
“但4685∧超子体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