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6度......
直到......
199.996nk。
短短3秒钟内,捕捉地带的温度便无限接近了200nk。
随着温度的降低。
大量暂时拥有实体化状态的孤点粒子,就这样彻底被冻结在了p型半导体周围。
随后一个磁刚度为9.4t·m的双消色差结构顶点探测器缓缓从通道上方落下,开始以云室手段对孤点粒子进行研究。
早先梁浩然曾经说过,孤点粒子持续实体的时间大概有十五秒钟。
毕竟这次的实验过程中4685Λ超子是先一步消失的,并非像当初那般直接与孤点粒子对撞。
交互作用的量级远不如潘院士他们第一次实验时那么高,持续时间自然就会长一点。
而从他汇报情况到徐云做出指示、叶莹莹输入口令、温度下降的所有环节,耗时大概在.......
10秒前后。
也就是说.......
被冻结的孤点粒子,这时候其实已经开始衰变了。
众所周知。
当一个粒子衰变后。
它的末态虽然带着动量。
但如果从相对初态粒子的静止坐标系里看,末态粒子的能量和,就是初态粒子的质量。
因此在计算末态粒子不变质量时,会在末态粒子质量这里有个delta函数。
同时呢。
由于初态粒子是不稳定的,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不稳定粒子会有一个”宽度“——半宽度的倒数即是其寿命。
所以在技术手段上,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做出不变质量-事例数的二维图,然后通过明显的峰来判断粒子是否处于基态。
因此很快。
项目组便开始了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