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大佬都是在十多年前评选上的院士职称,这些年实际上在年龄这块国内的线一直都在收紧。
除此以外,他们的研究方向也远远没有量子物理这般非议重重。
(本章未完!)
第三百五十六章项目组成立
可以这样说。
若不是这几年九章计算机、墨子号卫星以及今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对于量子物理的概念都是模糊的。
更关键的是……
评选过院士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华夏院士的评选其实在规则上非常的严格。
一般来说。
华夏的院士评选两年一次,增选奇数年一次。
凡是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就要停止申报一次1次————这就基本上代表着你的院士之路gg了。
每一次的申报评选,都是在消耗掉自己的复活甲。
因此对于陆朝阳而言。
他必须尽可能的抓住各种出成果的机会。
但如果留在潘院士的团队,陆朝阳即便做出了成果,也很难脱离潘院士的影子。
因此……
这次潘院士便将一部分课题转移到了徐云的项目组,由陆朝阳独立进行完成。
以陆朝阳的能力。
那些课题保底最少能出两篇cns级的论文,运气好三篇甚至四篇也不是妄想。
这种成果对于陆朝阳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即便是普通院士也不一定能在短周期内产出这种量级的成果。
这就是发现了一个新物质…或者说新微粒的好处,就和副本开荒一样,所到之处都能找到不少有价值的装备。
至于徐云嘛……
对此自然没有意见。
毕竟就像上面说的,术业有专攻。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