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7 / 11)

颠掌心的偏振片,徐云的表情略微有些微妙。

说起偏振片的用途,想必很多同学都不陌生。

它允许透过某一电失量振动方向的光,同时吸收与其垂直振动的光,即具有二向色性。

也就是dλ/λ=。

其中n是有梯度变化的折射率,源于不同介质间流场速度会发生梯度变化,n=1/√(1-u2/c2)。

说人话就是在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基本上成为平面偏振光,光强减弱1/2。

按照历史轨迹。

后世实验室中常用的偏振片要到1908年,才会由海对面的兰德制作出来。

但在这个副本中,由于波动说没有像原本时间线中那样被长期打压,甚至还反超了微粒说一头。

因此与波动说有关的许多小设备,都提前了许多时间问世。

根据徐云在《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中了解到的信息。

42年前,也就是1808年。

在马吕斯验证了光的偏振现象后没多久,偏振片就首次诞生了。

虽然此时的偏振片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精细,但在还未涉及到微观世界的19世纪早期,还是能支撑起绝大多数实验要求的。

一直以来,它都是被用于支持光的的波动说——因为只有横波才会发生偏振嘛。

但今时今日。

这个小东西在自己的手中,又将成为证明微粒说的工具之一.......

世间万物,有些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徐云这次准备的是由三个偏振片组合成的混合系统,第一块与第三块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第一块与第二款偏振化方向互相平行。

同时第二块偏振片以恒定的角速度w,绕光传播方向旋转。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1之后形成偏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