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世民想了一个方法,敲登闻鼓可以,但是必须要有天大的冤屈,如果冤屈得报,牢狱三年,还有一百杖责。
这样才让登闻鼓真正的得到了它应该发挥的作用,那些没有天大冤屈的人,自然不敢再敲这登闻鼓,当然了,如果你有天大的冤屈,三年牢狱,一百杖责,也一定会一笑置之。
登闻鼓的存在有利有弊,不过,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登闻鼓多次推动历史的进步,甚至改变了历史。
北宋初期,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973年,举子徐士廉在会试中落榜,随即敲打登闻鼓,控告担任主考官的翰林学士李昉徇私舞弊,“用情取舍“。
宋太祖赵匡胤闻言大怒,依从徐士廉的建议,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195人和已录取的36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赵匡胤亲自担任主考官。结果,有127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有10人落选。
考试的结果张榜公布后,朝野大哗。李仿受到降职的处理。
此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形成制度,历经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达900多年之久。
..........................
登闻鼓响起,朝中百官立即被通知上朝,就在我们的魏王殿下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李世民来到了太极宫将敲响登闻鼓的人带上了大殿。
可是等李世民看到了被带上大殿的几人之后,李世民失口喊道:“无忌,佑儿,稚奴,兕子...你们四个人怎么...?”
李世民很诧异,他不知道这四个人为什么要敲响登闻鼓,他们能有什么天大的冤情。
李世民后面没有说,不过,这个时候,刘洎看着长孙无忌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道:“长孙司空,如果无事你敲登闻鼓可是要牢狱三年,杖责一百的哦...!”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