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李医和李恪离开吴王府,带着众多随从来到了安州府衙。
他们来到这里时,府衙门口已聚集了大量安州百姓。
这些安州百姓都是李恪让人召集过来的,却是李医的意思。
看到他们一行人过来,众多百姓纷纷躬身施礼。
“见过王爷,见过公子”
李恪和李医则频频点头不已,跟周围的百姓打着招呼。
安州刺史为首的一众地方官员,也纷纷过来见礼。
客套一番后,李医这才转头看向站在府衙前的那些百姓。
那些百姓则热切地看着他,眼中也有几分疑惑。
上午不是才在城门口见过吗,医公子为何如此快将大家召集到府衙前来?
就在人们感到不解之时,李医晴朗的声音就已传来,传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各位父老乡亲,是我派人把大伙叫到府衙前来的,有些事情要跟大家说说”
“要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有关春苗学堂的事情,需要说明一下”
“由于安州地方较小,人口也不是很多,适龄的孩童数量比较少”
“所以我打算在城内建造五座春苗学堂,城外每个乡镇各建一所学堂”
话音未落,现场就已沸腾。
“太好了,城内就有五座学堂,看来每家的孩子都能入学识文断字了”
“咱这些草民的后辈也能识文断字?这事美的就像做梦一样”
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议论的同时,这些安州百姓也感动的满眼热泪。
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冲李医鞠躬施礼。
其中一些百姓更是跪在地上,纷纷哽咽着谢恩。
“公子仁义,吾等草民感激不尽”
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