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回来的,至少能赚五十万贯宝钞的钱财。
几万贯变成五十万贯,仅仅只是一年都不到的时间里,这对于所有的家族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暴利。
陈家有三成,意味着这一趟来回,就可赚十五万贯宝钞。
这个钱财,是除掉赋税之后的分红,真的是来得太容易了些。
难怪说都想着要参与进来,哪怕是有再多苛刻的条件,也都义无反顾的答应。
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投入基本上就可以回本,往后的每一年,那可都是大赚。
说是大家族,可这钱财都是家族里一代代人省下来的,每年能有个一两万贯就算是很不错了,现在一下子就是十多万,还有太孙殿下背书,如此好事哪里寻得到。
在这方面,朱英的关键,是要把大明海商的力量发挥出来,进行一个对外的扩张。
陈达林给儿子的书信里,就有着极为详细的介绍。
是关于海航路线上,富庶地区的安排。
要使用钱财,从这些富庶小国的地方,购买到肥沃的土地,然后留下驻扎的人员,管理建设自己的海外地盘。
于这一点上,朱英是属于强制要求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参与的海运中的家族,都要有人手来进行一个管理和购置。
在以后海船的往返中,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粮食运送回国,否则就要减免这些家族的份额。
强行对全世界的粮食进行进口,这便也是目前朱英的一个方针。
其中粮食是一方面,还有包括大量的肉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然不是说新鲜肉,但经过风干腌制的腊肉,可以保存有相当长的时间,朱英就是打上了这个主意。
这些肉类粮食的价格,是以平价进行采购,不算入海贸之上,是每个船规定的要求、
海船上,已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