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的干着,每只工程帽上都明晃晃的标写着“红星影视制片厂”字样!
没错,这正是以道具组领衔的红星影视野外施工组。
这会儿,施工团队正按照电脑制作出来的拍摄地用景参考图,对上苏庄一带进行历史时代感的修复工程。
修复的工程量并不算太大,因为《亮剑》并不要求上苏庄光鲜亮丽,反而是要体现出时代的破旧感。
所以修复工程,更加突出的是“做旧”两个字。
眼下,这修复的第一项,就是将村庄内的电线杆进行改造。
施工组是联合了当地的电力部门,将电线杆上的电线挖管道埋入地下,然后,一辆辆挖装机开上来,将地面影响入镜的电线杆推倒抬走。
修复的第二项,是对上苏庄的一些太阳能电池灯进行了拆除。
新农村的理念下,当地对不少村庄进行了“照明点亮工程”,以往这些寥无人烟的村庄一到晚上就是一片黢黑的。走夜路,就得靠手电,不然就是黑灯瞎火,这就曾发生村庄老人走夜路因为看不清而失足事件。
因此,当地政府在近些年就引入了可以自主供能的太阳能灯,进行了村庄点亮工程。这本是好意,但目前却是给红星厂的拍摄造成了障碍。为此,红星厂将这些高高竖起的太阳能灯给拆线到一边,然后在村庄的墙壁上安装上低高度路灯,作村庄暂时照明之用。等拍摄时需要用到夜景,这些也好快速拆除。
修复的第三项,则是对玻璃窗的拆除。
主要是村庄里一些家庭为了冬季节能取暖和雨天晾衣,在建筑二楼建设了玻璃房,这也是红星影视剧组所不需要的。
如此,整个拍摄取景的“做旧”,尽显细致。
而上苏庄的做旧修复工程,只是红星厂众多野外施工目标的第一个。
在道具组的施工清单上,排在第二个的就是晋省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