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这种爆米花电影毫无营养可言。
但尴尬的是。
这所谓看不起的商业片,在国内做得并不如意,甚至是让人捂脸。
说起来。
当年,国内探索商业片的兴起,还是当年张谋子用一部大武侠题材《英雄》推开国内商业片的新纪元。
那段时间,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如火如荼的集体下场。结果,包括国师在内,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黑历史、差口碑电影,成为导演职业生涯中抹不去的污点。由此,当年纷纷下场竞逐的商业片模式,又陷入了重新冷静。
而进入到奥运年之后,随着好莱坞大商业片不断进入到国内豪取票房,商业片这个概念又重新在国内热闹起来。但几乎是都被钉在耻辱柱上,比如《山居图》、《澳门系列》等等,大投资、大影星,上映前的造势宣传也如火如荼......然后,就是上映后的口碑崩坏。仿佛,国内商业片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坏模式。
所以,如何营造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这其实是国内影界一直挠头的问题。
又眼馋好莱坞商业片的大把捞金,想学,又画虎不成反成犬,于是嘴上又说看不起这种没有营养的商业片,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直到前两年的时候,张谋子这位当初推开国内商业片大门的导演,又用《长城》探索出一条中外合作的道路,似乎是找到了某一种商业模式的可能性。
现在,雷泽觉得,新春佳节里,红星影视用一部《钢铁侠》,是展示出了自己对“商业片”内核的完美理解。
年轻人,厉害啊!
“爸爸,钢铁侠跟飞机打起来了!”
一旁儿子的声音,打断了雷泽的继续思考。
思考虽然被打断,不过,雷泽关于这部《钢铁侠》的影评题目和评论深度,他已经想好了,就以【红星影视的商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