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它是由军乐的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的组合,以及采用军乐队的阵容来录制伴奏,使得这首歌的原版编曲,甚至都不用听歌词,光是听前奏就觉得它是军歌了。
李光民老师的编曲不差,但有珠玉在前,杨谦就觉得它差了一点意思。
杨谦在听的时候,李光民也在观察他的反应。
但让李光民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杨谦并没有流露出什么震撼的表情,甚至连惊讶的表情都没有,好像在听一首“平平无奇”的编曲一样,他也无惊无喜,只是听得很专注。
李光民没有恼火,反而,他觉得杨谦这个反应很有趣。
说明他是真的在思考,在分析!
李光民这些年见过太多阿谀奉承之人了,听都没听,手就先举起来准备鼓掌。
在作曲这一块,李光民有他骄傲的地方,也有他觉得力有不逮之处,像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他就有点捉摸不透了。
杨谦这首歌还好,李光民有自信能做好,但编曲也不是两三天就能弄出来,特别是多器乐的编曲,光是组合都能弄得你头晕脑胀了,两三天怎么够用?
李光民只是做了一个胚子,后面还需要时间去打磨和调整。
“听完什么感觉,杨谦,你来说说。”
等伴奏播放完了,李光民点了杨谦的名字,有些考校的意思。
虽然后面还坐着两个中年人,也都是有不错音乐素养的,但李光民对他们没兴趣,甚至将他们当成了透明人。
杨谦却无法做到这样,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给出了评价:
“这个,还行吧……”
最多只能给到还行了,杨谦顾及到老爷子的面子,不好意思说得太直白。
但要他昧着良心说很好,就用这版编曲,那杨谦也说不出口。
他不能糟蹋了这么好的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