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手底下的兵员数量确实是真的,这个没问题。
但质量就一言难尽了!
除了一部分较为精锐的家丁之外,剩下的都是裹挟起来的流民青壮,战斗力就比较呵呵了。
不过,两人能吹啊!
对着南京那边号称,说自己多么多么能打,再加上两人麾下兵马确实不少。
再加上南京那边,面对北边大汉的压力,有些慌了手脚,不知所措。
便没有责罚这两个中原战局败坏的罪魁祸首,反而是给其编制官职,将其倚为抵抗汉军南下长城。
这次淮安战场,便将两人安排在了淮安城外极为重要的,策应淮安城防御的两个位置上。
出了刘良佐和刘泽清的东西大营之外,便是位于泗阳县的泗阳大营了。
泗阳位于淮安和宿迁之间,是淮安营地的第一线。
负责驻守领兵驻守泗阳大营的,是南京城的勋贵,抚宁侯朱国弼和东林新贵陈于廷。
三人是不愿意领兵在抵抗汉军南下的第一线的,但没奈何魏国公徐弘基和叶向高等相互妥协而做出的决定。
双方的人谁也不愿意顶在第一线,第一个挨汉军的毒打,然后便决定双方一方出一个人,顶在第一线,
战场上,领兵人选都是妥协出的结果,可见南京城的政治/斗争有多么的激烈。
……
明军在淮安集结大军五十万。
而刘易南征的大军,就算是算上其余两路,一共才十七万,他手上的大军也就差不多十万。
双方的兵力对比达到了五比一!
按理来说,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明军,该主动进攻北伐,扩大他们的优势才是。
但事实却是,兵力劣势的汉军大摇大摆,浩浩荡荡的南下!
军心士气沸腾,完全没将明军的五十万大军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