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乐游会”,恐怕在场之人十有八九怀有刺探虚实之念。
作为真传铨选的前奏,这比试难免变成七实三虚,暗藏火花。这“珠上叠珠”的手法就可谓妙味无穷,心思之深让归无咎忍不住击节赞叹。
虽然一连七八人均看似毫不费力的做到了,但其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如染冬菱和其余一二位较为出色之人,所操控的水珠在即将碰撞的刹那间,迅速趋于静止,“合”在盘中之珠的正上方。细微差别肉眼几乎无法辨别。
而功力稍差者却不敢如此,在两枚水珠还有三五分距离的时候就要收力。其中最弱的一人,在二珠相距还有寸许时就提前调整,即便是肉眼凡胎也可以看到一个较为突兀的减速过程。高下相形,判然分明。
如此一来,人人均能下场完成比试,表面上不至于失了面子或畏难而退;但有心之人又能从中又能从中窥测各人修为高下。这设计不可谓不精妙。
归无咎暗暗看了韩太康一眼,表面上看,“玉珠落盘”和“珠上叠珠”分别是审玄永和染冬菱的选择,但归无咎总觉得这一切都在韩太康预料之中。韩太康对归无咎投来的目光警觉的很,转过头来轻轻一笑,似乎意味深长。
接下来上场之人身着淡黄衣衫,身量高而挺拔。此人名为宫直文,冲场上之人略一点头,如法炮制凝成一枚水珠,继续这叠罗汉的戏码,四平八稳的送上这第九珠。
众人眼光锐利,这宫直文在两珠相距还有三分的时候提前收力,由动转静,轻轻放下。这份表现在下场过的众弟子中大约可以排在三四名之间。这份修为和大家事先对他实力的预估大致相同。
成不铭起身,上前一步。
还未上场的几个人均是心头一凛。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成不铭的实力当为众人之冠。以前这类演法之戏,他从来都是压轴出场的。如果他耍出什么新花样,将难度提高太多,未免搞的余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