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就笑了笑。
郑琦看了他一眼,“陛下,陈州刺史杨玄南征立下大功,年少有为,行事沉稳。陛下曾说可惜此子资历太浅,否则便该重用。
如此,臣以为当让他四处任职,丰富履历才是。臣建言由杨玄来接任吏部侍郎。”
张焕愕然。
罗才霍然起身,“此言差矣!”
“哦!”郑琦微笑,“罗尚书难道觉着杨玄不能胜任吗?”
“非也!”罗才说道:“杨玄胜任与否不说,北疆直面北辽,陈州直面三大部,更有潭州在后。
这些年陈州一直稳固,靠的便是主官得力。前任刘擎稳重,故而守成有余。
杨玄去了陈州后,多了进取心,于是灭瓦谢,更是能压制三大部。此人文武全才……”
郑琦插嘴,“既然文武全才,更该进六部历练。履历丰满后,就能大用。”
罗才说道:“这话不对。”
“哦!为何不对?”
“一人有才,不但要看他擅长什么,还得看当今局势。所谓知人善用,要量才而用,更要因地制宜!”
罗才目光炯炯,一股杨玄若是在,定然会惊呼一声‘专家’的气息弥漫开来。
“当今大唐之患在于北辽,在此之前,一切都当退避。”
这话没人能反驳。
但罗才显得有些怅然,杨松成见了,知晓他想的是什么。
大唐最大的问题不是外敌,而是自己。
权贵们盘剥不休,贪婪,疯狂兼并土地。
皇帝不思朝政,靠着制衡来维系自己的权威。
若是国内的问题能解决,北辽,那是事吗?
杨松成嘴角微微翘起,心想罗才以直言不讳闻名,但在这个问题上依旧不敢冒犯皇帝。
指责国内的问题,就是指责皇帝昏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