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直以来,学生都很早慧,有自己的主见。
如今先皇早逝,幼主当朝,而国家多事之秋,内忧外患,还有僰人造反。
最近朱翊钧的表现,高仪内心赞叹,心里石头落地,认为幼君对政务只需时日加以了解,就能成为明主。
“臣建议,陕西,苏州,杭州,嘉兴,湖州,应天等处,差人坐守织造之丝绸等项,悉皆停免。”
走出一个大臣,顺着朱翊钧的意思,提出了更深一步的政令。
“着内阁商议。”朱翊钧相信高仪张居正,把事情推给了内阁。
“官吏军民人等所犯,除了死罪恶极情真等,惧不赫外,若盗窃,逃军,三犯匿名文书,未极害人谋杀伤而不死并人命延至辜限外,身死审有别因者。”
希望在新君面前留下印象的人不少,终于有人忍不住抢先上前建言。
“可。”
朱翊钧点点头,虽然他内心想的是违法的人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是毕竟传统也很重要,也不能一刀切死,以后世的道德来要求现在的道德。
“凤阳高墙内禁锢的宗室,本人已故,所遣子孙妻妾无罪拘系,未及放回者,奏请释放。”
凤阳高墙,宗室闻风丧胆的地方。
原主都已死亡,子孙后代被牵连,开释这些人也有惯例,朱翊钧表示同意。
“自嘉靖以来,因上疏建言获罪的诸臣,如果情非挟私,才力堪用者,奏请拟具启用。”
对于这点,朱翊钧也表示了同意,只要是为了公心,不是打击报复的建言,的确可以启用。
特别是嘉靖朝,不少有能力德行的大臣都被驱逐贬斥为民。父亲不好违逆他老子生前的决定,我这个孙子倒是不在乎。
一会儿,关于大赫的事宜,众臣建言多了起来,拿的定主意的,朱翊钧就会当场表态,拿不定主意的,或者不想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