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虽然有些担心。但也仅仅是担心而已,其余的事情都做不了。他还要忙于兵部驿传改革。
嘉靖二十八年开始,邮票,驿票改革正是推行开来。
很多事情,并不是推行开来,就是结束了。恰恰相反,很多事情,一件事情推行开来,才是一堆麻烦事情的开始。
户部要求,这种邮票驿票的发行机构,要在户部。
一方面,这些票据是可以在市面上换钱的。这种关于钱的事务,户部认为,不应该是兵部,应该让户部掌管才是。而且户部也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就是印刷宝钞的机构。
虽然而今宝钞如纸,但是衙门还在。早就成为养老的衙门了。
另外一方面,却是户部压力山大。
严嵩理财能力,比夏言下降一个档次。而严嵩的贪污能力,又比夏言高出一个档次。在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总体上来说,朝廷财政虽然紧张,但是还能支撑得住局面。
但是在严嵩手中,却不一样了。
在嘉靖二十七年,太仓岁入在三百多万两,但是开支一下子打到了四百多万两,超支一百多万两。而真要说起来,嘉靖二十八年,朝廷也没有是大工大战大灾情。那超支的一百多万两是怎么出来的。
当然了,一年的超支还算不了什么。
毕竟朝廷开支,有一个起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夏言当政的时候,也不可能让朝廷开支每年都是正向的,有赤字也很正常的。而且,夏言为复套下的狠手,的确给朝廷财政狠狠的奶了一口气。
那就是宗室条例改革。将朝廷宗藩开支压缩了一半,更不要说抄了好几个藩王,一下子弄了好几百万两银子。
足够支撑复套大战。如果不打仗的话,省着点花,足够朝廷宽裕五六年了。
只是严嵩这个理财手法,不用两年,朝廷这一笔积蓄也要花光。到了夏言开战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