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文说道:“给朝廷,还有翁大人报信便是了。剩下的事情,就与我们无关了。你们即便信不过翁大人,也要信得朝廷。”
下面的人纷纷松了一口气。在他们想来,大同镇为朝廷苦战多年,父死子继,老弱耕种,健壮持刀,凡是成年男丁,都精通搏杀之术,随时准备补入正军之中,乃至于大同府的民壮都比京营能打。
朝廷是不会放弃大同镇,不会放弃大同镇主力的。只要他们能咬着牙与鞑子主力交战。朝廷的援军一定会来的。
只是周尚文的手轻轻一抖。
朝廷信的过吗?
征战几十年的周尚文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没有底。
“报。”忽然有一个人闯进了进来,说道:“鞑子主力沿着官道向宣府而去。”
周尚文听了,他一定就知道。鞑子哪里是去宣府,是诱的出兵。大同与宣府是北京的两扇大门,对于大同来说,鞑子去的宣府方向,其实也可以是北京方向。
如果鞑子直接攻打北京外围的关卡,大同军不做阻拦,这个罪过可就大了。
周尚文轻轻一笑说道:“果然,如此,我身为大同总兵,一生厮杀从不避战。决然不会让鞑子通过我的防区,去冒犯陛下,召集各部,备上十日干粮,那种军器监的小炮,能带上几门就带上几门。出兵。”
“是。”下面将领纷纷答应下来。
立即去准备。
只有马芳若有所思,细细揣摩周尚文最后的几句话,忽然觉得这一战吉凶难料。
只是马芳从不知道多少次厮杀之中活下来。此刻只觉得兴奋,没有一丝的惧怕。
春季本来就是沙尘漫天的时候。
不知道是不是大队人马行进,将沿途的所有植被都给破坏了。以至于风沙更大了。人人都要带着一块面巾,遮住口鼻,否则一张嘴就是一口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