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但不能死。
毕竟,不管严嵩等人怎么说,闻渊都看得明白,大明边事情况并不是太好的。只要曾铣还活着,他日朝廷有事,一纸文书,就能让曾铣官复原职,再加上曾铣在边关的旧部。说不定能挽回危局。
再说,曾铣的罪名,也罪不至死啊。
但是对于严嵩来说,事情不是这样的。
如果曾铣是没有能力的大臣,那种因为攀附夏言而上来的大臣,严嵩反而能手下留情。毕竟,这样的人上来的时候,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下去之后,也很难自己爬上来。他们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
但是曾铣不同。
曾铣向来以知兵闻名,虽然说夏言对曾铣有知遇提拔之恩,但是说一句不客气话,即便没有夏言,以曾铣的才能就没有出头之日吗?不,无非早晚而已,要知道统率十万大军,能如臂使指,这种指挥能力。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高级人才。
正如闻渊想保全曾铣,为国家惜才。而严嵩是绝对不能让曾铣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即便朝廷将来在边事上有挫折,那有如何?大明底子厚,人才之盛,又不是光曾铣一个。无非是多吃几次败仗而已。又伤不到他严家。
但是曾铣如果因战功起复的话,以两者之间矛盾,严嵩就多了一个死敌。才是严嵩要担心的。
夏言闲居三年,又重新起复的事情,可是严嵩永远的教训。当时严嵩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点。而这一次自然要思量周全。
所以,从这一件事情上,闻渊就与严嵩尿不到一壶里。
其实闻渊早就想在嘉靖面前搞严嵩一把,奈何不要看周梦臣进西苑如同家常便饭。但是对某些官员,乃至于闻渊这个吏部尚书,更多是通过这奏折沟通,而且奏折要过内阁这一关。
今日可算是得了机会,自然一开口就是大招。
嘉靖问道:“不知道,老尚书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