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质量不够,数量来补便是了,毕竟这车在大明也算不上什么稀罕玩意。
只是如果有更好的,曾铣估计也是拒绝不了的。
周梦臣用黄锦送过来的笔墨,不过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简图,这个马车比寻常马车要大了一圈,局势是四轮,甚至六轮的。周梦臣顺手还画了几个零件分解图。曾铣见了不由说道:“妙。”
曾铣既然想要用车阵,对车辆也是进行过研究的。当然了,他的研究不过是对现有的各种车辆进行调查而已。
曾铣用的车,被叫做偏箱车。其实就时候农村的平车一侧有箱子而已。虽然进行了改进,但是各方面曾铣未必多满意。
而周梦臣这个,首先是四轮车,车比原来的车高大许多,也宽了许多。加上挡板之后。就好像一堵墙一般。最少需要四批马拉动。而且周梦臣还在车上设计了一些功能。
比如车轮的迅速拆卸。将车轮一卸,整个车厢就好像是一个木头堡垒。而且车厢前后都有铁链接口。交战的时候,可以前车与后车连接在一起,就好像是火车一般。
如果说曾铣的车阵,固然是以车为阵,但其实也是车辆与步卒的结合。以车辆为屏障,阻挡鞑子马力,而步卒列阵在后,随即准备厮杀。而周梦臣改进过的车阵真是一座移动的城池了。
曾铣随即皱眉,说道:“此车比原来的车大了许多。只是造价如何?不知道军中能不能承受得住?”
这是军需品不是奢侈品。所以价格不能高了。
如果太贵,曾铣只能少数用一些作为将领的休息的地方。
周梦臣说道:“我不知道原来的马车是什么价格。但是我敢保证,同料之下,工钱一样。”
周梦臣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
他在武昌设计的那一套木料加工工具,而今可以发扬光大了。不,不仅仅是发扬光大了。而是能升级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