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应天阁北几百米地方,就是玉熙宫。玉熙宫的位置就是现代的北京图书馆,玉熙宫本职就是皇家藏书地方,只是后来万寿宫火之后,嘉靖到玉熙宫住过一段时间。
周梦臣就找上门去,套了一下近乎,就获得了借书的权力。
甚至并不是仅仅借玉熙宫一个地方的书。
毕竟宫中消息灵通的很。周梦臣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各种隐性的权力大的惊人,再加上藤祥有意为自己洗脱仇恨值,于是将事情往周梦臣的身上推,让宫内大小太监,对周梦臣又恨又怕。恨怕之余,更不敢得罪了。在借书这一件小事上,自然不敢得罪他。
毕竟,借书这一件事情,说难也难。更不要说,
宫外没有门路的人,想要一窥大内秘藏,是千难万难,多少银子都不大好使。
说容易也容易,很多翰林都搞过偷书的勾当。甚至多次再犯,以至于翰林院等地的藏书都不全了。可见管理也不是太严格,周梦臣借助藤祥的关系,轻轻松松就借到书,甚至又一次还去了文渊阁,也就是内阁所在之地。去找书读。
当然了,是夏言不当值的时候,毕竟夏言不好说话,但是严嵩是很好说话的。
各种各样的经史子集,还有永乐大典什么的,周梦臣一一读了。毕竟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没有网线的时代,估计也只有读书这种消遣了。
不知不觉之中,周梦臣身上的书卷气也越来越重了。也更明白这个世界了。同时一些哑谜也都懂了。
比如之前,嘉靖为什么否定了摘星阁这个名字。
毕竟在假天仪之中,还真有那种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周梦臣在一本书中才明白过来,原来纣王建立一座摘星台,如果是别人或许不在乎,但是嘉靖作为皇帝,如果用这个名字,难免寓意不大好。
除却这些事情之外,就开始摆弄那些镜片,周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