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臣说道:“下一次科举,不是嘉靖二十六年,明年秋天去都不迟。你何必去的那么早吗?”
张叔大说道:“学问已经在我腹中,已经够了。而今我缺少却是对天下这门大学问的了解,托你的福,我也想去看看。”
周梦臣听了,心中微微感动,他知道张叔大所言有真有假。
其中真的是,张叔大的学问对于考科举一定是够的,这毋庸置疑。
毕竟张叔大从小就是神童,已经被压过几次了,考中进士,对于别人来说,是有压力的。而对于张叔大来说却是手到擒来。而对张叔大有压力的地方,不是考进士,能不能考中前三甲,或者二甲前十几名,他们有直入翰林院的庶吉士名额。
能够列入内阁大学士备选之中。
但是学问到了这个地步,闭门读书,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
张叔大又不是那种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他是为了要治平天下而读书。除却读书之外,他更是要接触一下其他的事情。比如中枢的权力生态,这些东西只有北京才能看到,所以对于张叔大来说,提前去北京是好处的。
别的不说,在北京可以将有可能任命为总考官的人圈出来,这个名单往多里说不过几十个人而已,在武昌是打听不出来的,但是在北京是可以打听出来,将这些人的喜好偏爱,可以事先准备,投其所好,也是在考生中拔尖的办法。
当然了,说张叔大完全是为了这个也未必全对。
张叔大虽然没有说,但周梦臣猜测,张叔大也担心,周梦臣在很多权谋诡变之中,差太多了。而天下权谋诡变最多的地方,就是宫廷大内。自古以来在皇帝身边,有才而不能被尽用的人,实在太多了。
张叔大觉得自己在周梦臣身边,可以为他查漏补缺,不至于让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否则张叔大又何必赶的这么着急,遵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