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是他母妃的诞辰,赵楷来到东京,奉上了贺礼,本来打算离开的,却不料听说皇上要御驾亲征,便盘桓了几日,又听说西门庆被封为顾命大臣,便想着拜见一番,却不料,等了半天,被五皇子挟持了。
赵楷怕出事儿,便一路尾随而来。
刚出了城门,西门庆便杀掉了五皇子身边的两个侍卫。
西门庆淡然一笑,“三皇子,不必如此。”
“若今日闲暇,你我小酌几杯如何?”西门庆说道。
“如此甚好。”赵楷十分兴奋。
两个人找了一家酒楼,西门庆要了一壶酒,两个人边吃边聊。
“镇国公好手段。”赵楷十分佩服地说道,“几日前,我已经去过阳谷县了,那县城之内,人人能够吃饱穿暖,粮食大丰收,亩产竟然能达到七八百斤,真让人佩服。”
西门庆拔出腰间纸扇,在自己的胸前轻轻闪动着,“这都不算什么。”
“我既然是阳谷县的人,就理应造福一方。”
赵楷立刻站起来,“镇国公,你也是大宋的人,为何不能造福大宋?”
听了这话,西门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东平府,阳谷县那是自己的,这大宋的天下,是自己的吗?
若自己把种粮食的方法,推广开来,难保不会落得个功高震主的下场。
西门庆断然不会那么做的。
“镇国公,可是有何顾虑?”三皇子又问道。
西门庆见他一再逼问,于是说道,“我本无意当官,东平府是我的封地,我怎么搞别人管不着,至于大宋,这是你赵家的江山。”
他的一句话,顿时让那赵楷,宛如冷水泼头一般。
许久,他缓缓地说了一句,“镇国公这句话,只怕有谋反的意思呀!”
西门庆夹了几口菜,放在嘴巴里,一副淡然处之的表情,“若你赵楷当了皇帝,我定然不会造反的。”
“若得皇位之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