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方拉来一点富豪的慈善基金援助一波。
王德清、董桂兰一家都在诊所住院一周了,类似情况当然了解了很多。而他说的去大毛熊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听乔四美和护士们聊天时,知道的。
乔四美那性格,咋咋呼呼活泼可乐,乔家发生的两次北上致富之路,早就被宣扬的不止纱帽巷人尽皆知,诊所很多医护、病患都一样得知了,然后……大家都很心动。
怎么可能不心动?
绝大部分人都是月薪一百多,二三百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条合理合法还被官方支持的,跑一趟大毛熊,来回也最多一个月,就赚几千真是十几万,这还是赚少了?
这简直太超出正常人的想象了。
赵学延在王德清激动中,失笑道,“你想去就去,这又不是我的生意,是国际贸易,不过我必须提醒你,这条路还算比较危险的,麻烦也很多。”
王德清再次连连点头,“知道,我知道,我以前也是当过兵的,危险什么的,好说,只要合理合法赚钱,还能被国家支持,这就不怕,再说我也不是一个人,私下里,其实好多病患家属,都在商量着这事。”
以前那是不知道。
现在知道了,心动的人们太多太多了。
而来往大毛熊的国际列车,跨国贸易,最初只集中在东三省范围,然后延伸至京城,再然后就发展向浙省、闽省各地,高峰时期是几百万倒爷跑着国际贸易。
八十年代起,边境地带的贸易已经很盛行了,就算是二三十年后,这种事早已经成为了历史,边境范围很多村庄村民,都念念不忘一车西瓜换一辆坦克的盛景。
没错,一车西瓜换一辆坦克!
基操勿扰。
无非是这个年代信息交流不怎么便利,能有电话的都是少数,这各种信息,才很少向内陆范围传播。
就算是五百车皮轻工业品换飞机那位,也是去京城推销竹编和藤器时,听别人说大毛熊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