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打理干净出来,不好意思地笑笑:“尚书令,里面请。”
陈暮带着沮授一起进入了这间小楼的内院,院子里还有花花草草,都有侍女打理。
过了庭院,就到了厅堂。
三人坐下,等侍从端上酒水离开之后,陈暮才指着沮授说道:“介绍一下,这是齐国相沮授,字公与。”
之前第一次从洛阳逃回来后,陈暮担任齐国相,后来董太后何太后去世,刘备被召为大鸿胪,陈暮也跟着去,就相当于弃官。
而且当时候关羽是担任济南相,张飞是担任乐安太守,跟着刘备进京,也算是弃官。
所以刘备就安排了沮授接替陈暮,简雍接替关羽。
当时华歆是北海相,乐安、东莱、平原三郡由于氏仪孙绍孙乾他们的资历不够,就只能担任郡丞或者长史,没有安排太守相国。
这差不多就是刘备现在在青州的基本盘,没办法,适合当国相太守这一级别的高级人才有,但郑玄管宁邴原王烈这些贤才就喜欢治学,不喜欢当官,也不能勉强他们。
荀彧站起来向沮授拱手道:“见过使君。”
沮授笑道:“颍川荀氏闻名天下,我当年在济南,也曾经仰慕过伯条先生的风采。”
伯条是荀绲的字,而荀绲就是荀彧的父亲。
沮授现在年近四十,比荀彧大十多岁,比荀绲小十多岁,二十年前,荀绲曾经担任过济南相,与沮授有一面之缘。
“原来是父亲故旧。”
荀彧才刚坐下,连忙又站起来拱手一礼。
“好了好了。”
陈暮笑道:“坐下说吧。”
荀彧坐下后,对陈暮道:“尚书令,今日找彧是有何事?”
陈暮看看沮授,又看看荀彧,沉吟道:“我是想问问你们,观今日之天下局势,你们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