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迟疑地回答。
陈暮笑道:“康成公确实是当世君子,可公已老,治学教育后辈才是他的职责。而诸位之品德,却不是在治学上。而是怀揣着大仁大智大勇大义也。没有这般品德,又如何敢来此间讨董呢?”
几人就都没有说话了,互相看看,手里的酒微微摇晃,泛起阵阵涟漪波纹。
谁不想成名?
谁不想在外面有个好名声?
只是名声这个东西,其实都是士人相传,真正有品德的人,确实是让人尊敬。
可几十年如一日的循规蹈矩,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所以天下三君,八俊等人,也仅仅只是少数人。在数次党锢之祸后,这样有品德的君子,就已经很少。
特别是天下大乱,又如何能聚起这样的名望?
但现在陈暮却准备邀请郑玄执笔,将他们的事迹编纂成书,供世人瞻仰,如此美名声,流芳百世,那岂不是真的有成为“君”的那一天?
这让几个人既期待,又惶恐。
期待的是他们莫非真的有成为君子的品质?
惶恐的是,怕自己的品德不够,书出来之后,就被世人攻击,让名声变臭。
所以每个人包括曹操刘备在内,都是心情复杂,左顾右盼不知所措。
也许有人说,曹操刘备孙坚可是魏蜀吴的奠基人,都是成大事者,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事而紧张?
但一来三人现在还处于幼年期,三十多岁的年纪人生阅历远不如后来那么丰富。
二来,汉以德治,仁义君子是真的会受世人尊敬的,名望很重要。
所以这样一个传播名望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是激动,患得患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刘备勉强忍住激动,说道:“诸公,我们就不要听四弟胡扯了,我们只做好我们自己本份的事情就行,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