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人想收一个徒弟都难。
学生与家长们都陆陆续续进入了书院,仆役们带着他们去了后院,后院中有雇佣的老婢子照料,分了寝室,年纪小的四人一室,年纪大一点的两人一室。
等带来的行礼都放下,安置妥当之后,众人又被请进中央厅堂,这里摆放了数十张桌案,是以后上课的地方。
见众人都坐好,陈暮走入厅堂,坐在主位上,微笑地看着下面乌泱泱的学生和家长们,笑着说道:“教育一事为国家之根本,如今青州还算安定,百废待兴,正是发展教育的好时机。”
“我为青州刺史,让一地文风渐浓,是我责无旁贷之事。如今我建泰山学宫,邀请郑君开门授业,便是为了天下学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我打算四到八岁分一班,八到十二岁分一班,二者教授的课程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以六艺七略十二卷为纲领,意在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
校长式讲话持续了十多分钟,主要是讲给家长们听,毕竟家长带学生来读书,除了看在郑玄的面子上,同样也很关心在这里自己的子女是不是真的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以这样的讲话很有必要,而且光说也不行,还得拿出实际的东西出来。陈暮说完之后,大手一挥道:“发书。”
一本本教科书被抬了上来,厚厚一叠,堆砌在厅堂之中,给予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家长们人手一本,随意翻阅一眼,顿时惊呼连连。
“这是用纸张缝制起来的书籍,比竹简轻便太多了,我手上这本《孝经》,居然只有薄薄数页。”
“我一直在找的完整的《夹氏传》在这里居然有。”
“不止,《连山易》和《归藏易》也有,还有弘农杨氏典藏的欧阳《尚书》,淮南袁氏典藏的孟氏《易经》,连《古论》《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