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之谋伐 > 第三十六章 海内闻名,天下皆知

第三十六章 海内闻名,天下皆知(5 / 6)

大肆花钱的结果,就是被人民拥戴。

汉朝的百姓都是淳朴的,谁是好官,谁是坏官,看他们怎么对待百姓,自然就一目了然。

刘备虽然被整得有点懵,但很快也兴奋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与民欢呼在一起。

而就在这一片喧闹之中,中平元年,也接近了尾声。

洛阳下达了诏书,让全天下郡县张榜。

这么做倒不是汉灵帝在帮陈暮和刘备扬名,而是根据和桓二帝的先例下达的诏书。

当初董黯和阳球为母杀人,汉和帝与汉桓帝,不仅赦免二人死罪,同样张榜天下,使其扬名海内,昭然千秋。

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为了传达汉朝以“孝”治天下的思想理念。

因此汉灵帝既然要遵循前两代帝王的旧例,自然不会省略这个环节,顺手也就把命令吩咐了下去。

从洛阳发去的文书传递到了各州刺史手里,再由刺史分发给各地郡守,层层递进,到中平二年初的时候,天下各州郡县的城门附近,就已经将他们的事迹全部张贴。

常山王国。

很多人以为这个时候是常山郡,其实要到公元220年,魏国才会废国为郡,所以此时应该是常山国。

真定县城门口,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站在城门口,看到了那份告示。

“刘司马升官了,变成了济南相,一地使君,天子真有眼光,像这样的大善人,确实应该升官。”

“刘使君为了他的结拜兄弟,怒杀豪强恶霸,贪官污吏,真是快哉。我若能有这么讲义气的结拜兄弟,就是死也值了。”

“当初我背井离乡,差点饿死在路边,是刘使君救了我,还给了我回乡的盘缠,不知道我何年何月,才能报答这份救命的恩情。”

百姓们议论纷纷,称赞着刘备的仁义。

十六岁的少年喃喃自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