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带过兵。
说治理朝政吧,朱棣上位后,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
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姚广孝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对于金银财物这些,也不是特别在意。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靖难的时候,提出了几次决定性的建议。
但仅仅就这些,可当不上第一功臣。
前文便提到过,姚广孝此人,和道释儒三家领袖的关系极为亲密。
那么姚广孝既然传承了阴阳家学派,怎么可能不埋下一些暗子呢。
很少有人知道,黄子澄作为儒家学子,和姚广孝的私交,其实是很不错的。
大明顶尖文人的圈子,也就那么大。
姚广孝年少好学,擅长作诗。他与王宾、高启、杨孟载是好友。宋濂、苏伯衡也都推举他。
黄子澄会试第一,曾经又是翰林院的编修,这些个顶尖文人圈子,自然也是熟得很。
甚至于削藩这个事情,黄子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姚广孝的影响。
姚广孝知道,这天下不乱,他就没有造反的土壤。
精通阴阳术数的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推算出了朱标寿数。
说这些比较玄乎,但是即便是在朱标薨后,他也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谋划的。
从洪武二十年九月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至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
这其中可是足足有六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和尚,他并不需要像朱棣一样,被困在藩地无法出来。
因为朱棣作为皇子的缘故,锦衣卫也不会太过于监视。
这就给了姚广孝发挥的余地。
朱允炆在即位后,黄子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