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以成为阻挡八路军进攻的障碍。
……
黑夜里。
指挥官李云龙的目光冷静的吓人,又锐利的可怕。
战斗一开始,惊人的爆炸摧毁了据点外围的铁丝网的同时,也将日伪军全部惊醒。
估算着日伪军差不多已经抵达外围工事区域的李云龙,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开火的指令。
轰隆——
一字排开的掷弹筒火力开始了炮轰。
据点里的日伪军顷刻间陷入了致命的劣势。
原因很简单,战斗突然爆发,眼前又是一片昏暗,这突然进攻大据点的八路军,究竟在据点外围的什么地方,鬼子甚至都不清楚。
可李云龙这边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的,要对鬼子的大据点动手,按照八路军的规矩,情报先行,这是必须的。
进攻据点行动开始之前,李云龙早就做足了功课。
关于这阳泉大据点的火力配置、布防情况,甚至鬼子通常会把掷弹筒阵地布置在什么区域,李云龙那都研究的是一清二楚,期间甚至还发动过骚扰性佯攻,以确定情况。
眼前的黑夜对于日军来说,遮掩了视线,成为了致命伤,可对于李云龙的进攻部队而言,根本不存在什么大的障碍,反倒是成为了绝佳的掩护。
比如之前成功地炸开了鬼子的外围铁丝网之后,李云龙为什么没有下令,紧接着爆炸发动进攻,而是给了鬼子足足两分钟的喘息时间,直到小鬼子把兵力转移到防御工事上,这才下令开炮?
因为鬼子躲在炮楼里,睡在据点的平房里,有建筑物的保护,没那么容易干掉。
而眼前小鬼子聚集在了一起,那就好对付多了!
李云龙二话不说,先下令让掷弹筒炮轰,以曲射火力,突然偷袭鬼子的防御工事。
打击的目标,包括鬼子架设了掷弹筒的区域